DB34∕T 4841-2024 环巢湖环保清淤技术指南(安徽省)
ID: |
E4347319F5DE465FA0007C286B7FE117 |
文件大小(MB): |
0.39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13.020,CCS,Z 50,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4841—2024,环巢湖环保清淤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dredging around Lake Chaohu,2024 - 07 - 30发布,2024 - 08 - 30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4/T 4841—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湖泊生态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远资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凤凰颈排灌站管理处,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万能胜、齐鹏云、谢三桃、尹洪斌、熊竹阳、张雷、马力、韩曙光、张翔、刘成、李然、赖锡军、韩琦、崔力鹏、余克船、徐淳、熊健、唐晓先、孙运平、胡家良、高芮、陈星霖,I,DB34/T 4841—2024,环巢湖环保清淤技术指南,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环巢湖环保清淤的调查测量、底泥评价、评价结果及清淤方法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环巢湖的环保清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T 2348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GB/T 2460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GB/T 250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制砖用泥质,GB/T 31962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SL 17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CJ/T 36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林地用泥质,DB34/ 2710 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环保清淤 environmental dredging,按环保要求对污染底泥进行清淤的过程,3.2 污染底泥 comtaminated sediment,对水环境、水生态、人体健康等产生危害的底泥,3.3 浮(流)泥 floating (flowing) mud,在水动力作用下发生悬浮或流动的底泥,4 调查测量,调查 4.1,4.1.1 调查方法 1,DB34/T 4841—2024,调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资料收集、采样检测,4.1.2 资料收集,4.1.2.1 调查区域或流域的降雨、气温、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4.1.2.2 调查区域或流域的流量、流速、含沙量、水位及径流量等水文要素,4.1.2.3 调查区域或流域的河道、湖泊水质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4.1.2.4 调查区域或流域的水质情况,指标包括但不限于pH值、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和特征污染物,4.1.2.5 调查区域或流域的底泥污染情况,指标包括但不限于pH值、铜、铅、锌、镉、铬、汞、砷、镍、总氮、总磷、六六六、滴滴锑、有机质,4.1.2.6 调查清淤区内通航情况、涉水建筑物及管线、水下障碍物、文物、周边水产养殖、环保要求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政策等,4.1.2.7 调查清淤区附近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居民生活区等对清淤、淤泥处理方式的限制,4.1.2.8 调查工程所在地供水、供电、水陆交通、临时占地、临时码头等情况,4.1.2.9 调查工程弃土、弃渣以及尾水排放条件,4.1.3 采样检测,4.1.3.1 水质,检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pH值、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基本指标和特征污染物;采样按SL 219的规定执行;检测按GB 3838的规定执行,4.1.3.2 底泥,采样按SL 219的规定执行;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见附录 A ,测量 4.2,4.2.1 测量区域应包括清淤施工区、设施占地区、余土占地区,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图、剖面图,4.2.2 平面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1000,4.2.3 剖面图比例尺应不小于1:500,5 底泥评价,评价指标 5.1,包括但不限于总氮、总磷、有机质,评价方法 5.2,5.2.1 单项污染指标,单项污染评价指标按式(1)计算:,..=. (1),式中:,Sj——单项评价指标; 2,DB34/T 4841—2024,Cs——评价因子j的背景值,以河湖未受人类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河湖底泥中实测值的平均值为背景值;,Cj——评价因子j的实测值,5.2.2 综合污染指标,综合污染指标按式(2)计算:,..=2+.22 (2),式中:,FF——综合污染指标;,F——总氮、总磷的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Fmax——总氮、总磷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5.2.3 有机质污染,采用采样实测值评判法评价有机质污染,5.2.4 污染程度分级,见附录 B,6 评价结果,底泥中总氮、总磷、有机质任一项评价指数达到中度以上污染等级,且水质达不到相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或水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目标,宜环保清淤,7 清淤方法,确定范围……
……